※ 引述《okigotit (OK)》之銘言: : 我想請問,要如何看鬼片卻不會怕? : 我不敢看鬼片,因為看完之後,我會一直回想畫面 : 例如刷牙時對鏡,就幻想鏡中後面出現一個臉之類的 : 心裡就毛毛的,根本自己嚇自已 : 我老公很愛看鬼片,不恐怖的他還會嫌棄 : 我問他「你不會睡覺、或黑暗中回想覺得可怕嗎」 : 他說不會,睡覺就睡覺了 : 所以是要有這種特質的才能看鬼片嗎 人看到的東西就只是各種顏色的光 我小時候非常怕鬼, 看到很多黑暗的影像都會想像裡面是不是有鬼? 後來我理智思考, 假設我看到鬼會怕鬼我是在害怕什麼東西? 不管我是看到多可怕的鬼, 追根究柢我看到的鬼就只是不同顏色的光組合在一起, 我怎麼會害怕看到各種顏色的光呢? 想通這件事之後就不怕鬼了。 其實電影螢幕是由很多像素組成, 不同像素會發出各種顏色的光, 看到電影的鬼會怕鬼的人是在害怕哪幾個像素發出的光? 想通這個問題就不會怕鬼了。 其實人的眼睛是看不到鬼的, 人的眼睛只能看到各種顏色的光, 所以眼睛一開始看到電影的鬼是不會怕鬼的。 之後意識開始分析這些光是男人,這些光是女人,這些光是鬼, 鬼很可怕, 然後才會開始怕鬼。 所以追根究柢人會怕鬼是因為意識的錯誤思考, 想要徹底解決怕鬼的問題必須增加智慧解決意識的錯誤思考問題, 上座部佛教有些禪修方法可以增加智慧解決內在意識的錯誤思考問題。 ━━━━━━━━━━━━━━━━━━━━━━━━━━━━━━━━━━━━━━━ 一神教和佛教的異端邪說竄改教義史:....... ........................ ........................ 正版一神教........正版佛教....... 猶太教..........上座部佛教......山寨版一神教抹黑舊約山寨版佛教抹黑小乘 ........................ ..................... ........................ 第一代山寨版一神教....第一代山寨版佛教... 基督教新約........大乘......... ........................ ..................... ........................ 第二代山寨版一神教....第二代山寨版佛教... 伊斯蘭教古蘭經......密乘......... 更新約..........更大乘........ ━━━━━━━━━━━━━━━━━━━━━━━━━━━━━━━━━━━━━━━ 大乘佛教 上座部佛教(被佛教大乘抹黑小乘)才是真正釋迦牟尼佛說的佛教 不管是誰想要發明假佛教竄改佛教教義都會面臨一個嚴重的問題, 想發明假佛經的人沒辦法消滅真正佛教經典, 了解真正佛教經典自然不會被違背真正佛教經典的假佛經誤導。 既然佛教大乘經典作者無法消滅真正佛教經典這樣要如何發明假佛經竄改佛教教義? 想發明假佛經的人必須想一套歪理自吹假佛經比真正的佛經更偉大否定真正的佛經, 佛教大乘經典作者典型詐騙手法就是自吹自己是比佛教更偉大的「大乘」、「了義經」 抹黑真正佛教經典是「小乘」、「方便」、「不了義經」、「非實化城」。 例如 法華經、華嚴經、大般涅槃經、楞伽經、心經、金剛經、梵網經菩薩戒、圓覺經、楞嚴經 就是佛教大乘經典。 現在的佛教應該歸依的佛就只有釋迦牟尼佛一個佛沒有其他佛, 阿彌陀佛、藥師佛、大日如來是假佛教大乘經典瞎掰出來的大乘假佛。 真正的佛教上座部佛教只有歸依佛法僧沒有歸依菩薩, 觀世音、文殊、普賢、維摩詰、龍樹、地藏王是假佛教大乘經典瞎掰出來的大乘假菩薩。 真正的佛只會說真話不會說假話真正的佛說法不會互相矛盾不可能會有違背釋迦牟尼佛說法的更偉大佛法(例如「大乘」、「密乘(更大乘)」)。 ━━━━━━━━━━━━━━━━━━━━━━━━━━━━━━━━━━━━━━━ 上座部佛教的禪修方法 上座部佛教的禪修方法主要可以分成兩大類就是奢摩他和四念處, 奢摩他是專心思考固定不變的概念, 四念處則是覺知最接近當下的身心特性、生滅、無常、苦、無我。 奢摩他 慈心 根據佛教教義鬼是一種比人類更悲慘的眾生, 看到鬼之後如果怕鬼可以對鬼發送慈心願那個鬼快樂, 慈心和害怕不會同時存在, 專心發送慈心時不會怕鬼。 根據上座部佛教《清淨道論》修慈心最多可以到三禪, 不過就算證三禪離開禪定之後還是有可能會怕鬼, 修慈心只能暫時不怕鬼無法徹底解決怕鬼的問題。 另外一種類似慈心的改變思考方法是念發願功德迴向文給所有妖魔鬼怪和所有眾生。 佛隨念法隨念僧隨念 修佛隨念法隨念僧隨念的心是智相應善心, 專心修佛隨念法隨念僧隨念的時候不會怕鬼, 我聽一個上座部佛教的法師說過 「 我曾經看過很可怕的妖魔鬼怪 後來念佛隨念的arahaṃ(中文翻譯是阿羅漢)很快就把妖魔鬼怪趕走 」。 不過修佛隨念法隨念僧隨念只能暫時不怕鬼, 等到沒修佛隨念法隨念僧隨念的時候還是有可能會怕鬼, 根據上座部佛教《清淨道論》修佛隨念法隨念僧隨念最多只能到近行定沒辦法證初禪。 要了解怎麼修佛隨念法隨念僧隨念可以參考下列文章: https://pttsite.org.tw/Diary/M.1741703719.A.FC4 上座部佛教佛隨念法隨念僧隨念 當然上座部佛教還有其他修奢摩他的方法, 不過全都寫出來文章會太長所以暫時不寫。 比較奢摩他和其他逃避煩惱的方法 吃美食 有些人會用吃美食來逃避煩惱, 當然專心吃美食的時候可以暫時逃避之前的煩惱, 不過等到沒有專心吃美食的時候煩惱還是會冒出來。 看電影 有些人會用看電影來逃避煩惱, 當然專心看電影思考電影劇情的時候可以暫時逃避之前的煩惱, 不過等到沒有專心看電影的時候煩惱還是會冒出來。 專心工作 有些人會用專心工作來逃避煩惱, 當然專心工作的時候可以暫時逃避之前的煩惱, 不過等到沒有專心工作的時候煩惱還是會冒出來。 修奢摩他可以體驗到更大的快樂時間也更長 雖然奢摩他和專心吃美食、專心看電影、專心工作一樣 也是利用專心思考其他事來暫時逃避煩惱, 不過根據佛教教義修奢摩他練成禪定的人 可以體驗到比吃美食、看電影、工作成功更大的快樂, 這種快樂超越了 所有依賴眼(視覺)耳(聽覺)鼻(嗅覺)舌(味覺)身(觸覺)的感官享樂, 所有依賴眼(視覺)耳(聽覺)鼻(嗅覺)舌(味覺)身(觸覺)的感官享樂 都是非常短暫, 修奢摩他練成禪定的人可以躲在快樂的禪定裡面非常久, 當然在禪定裡面沒有煩惱也沒有怕鬼的問題, 不過修奢摩他只能暫時克服煩惱離開禪定之後煩惱還是會再度冒出來可能還是會怕鬼, 只有修四念處才能逐漸消除所有煩惱。 如何修四念處 上座部佛教論藏阿毗達摩中釋迦牟尼佛對物質和心理的分類 http://www.nauyana.org.tw/download/A_Comprehensie_Manual_of_Abhidhamma.pdf 上座部佛教《阿毗達摩概要精解》3頁 - 5頁: 釋迦牟尼佛將眾生分成身(物質)、心(心理)兩大部分, 釋迦牟尼佛在經藏中把身(物質)稱為色,心(心理)可分成受、想、行、識四大部分。 釋迦牟尼佛還將識再細分成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 至於第七識第八識(阿賴耶識)佛教大乘經典瞎掰不是佛教教義。 論藏阿毗達摩則是將識稱為心, 行又可細分成五十心所加上受和想總共有五十二心所。 心是認知目標的過程認知完就會壞滅 http://www.nauyana.org.tw/download/A_Comprehensie_Manual_of_Abhidhamma.pdf 上座部佛教《阿毗達摩概要精解》6頁 - 7頁: 對於心,其特相是識知目標。其作用是作 為諸心所的前導者,因為它領導諸心所,也 時常由它們陪伴。其現起是呈現於禪修者的體驗裡為一個 相續不斷的過程。其近因是名色( 精神與物質),因為心不能毫不依靠心所與色法地單獨生起。 ━━━━━━━━━━━━━━━━━━━━━━━━━━━━━━━━━━━━━━━ 心和附屬心所的關係 http://www.nauyana.org.tw/download/A_Comprehensie_Manual_of_Abhidhamma.pdf 上座部佛教《阿毗達摩概要精解》55 - 56頁: 一、心和附屬的心所一定同時生(ekuppāda); 二、心和附屬的心所一定同時滅(ekanirodha); 三、心和附屬的心所一定緣取同一目標(ekālambana); 四、心和附屬的心所一定擁有相同的心所依處色(ekavatthuka)。 (欲界眾生和色界眾生的心和附屬的心所一定會依賴心所依處色, 無色界天人的心和附屬的心所不會依賴心所依處色)。 心無法認知自己和自己的附屬心所不過可以認知過去和未來的其他心和附屬心所 http://www.nauyana.org.tw/download/A_Comprehensie_Manual_of_Abhidhamma.pdf 上座部佛教《阿毗達摩概要精解》118頁: 雖然心能識知目標,但心本身亦能成為被識知的目標。 當知心不能成為自己的目標,因為心不能識知自己本身; 但在某個心流裡的一個心, 則能夠識知在同一個心流裡的其他心, 亦能識知其他眾生的心。 ━━━━━━━━━━━━━━━━━━━━━━━━━━━━━━━━━━━━━━━ 根據上座部佛教阿毗達摩心無法覺知自己(當下的心)不過心可以覺知過去已壞滅的心, 修四念處了解自己當下的心其實是當下的心和心所覺知過去前幾剎那剛壞滅的心和心所。 修四念處時當下的智相應善心 會逐漸更清楚覺知自己最接近當下的身心自性、生滅、無常、苦、無我, 如此就會逐漸發展出出離智慧消除所有煩惱。 ━━━━━━━━━━━━━━━━━━━━━━━━━━━━━━━━━━━━━━━ 概念 根據上座部佛教的論藏阿毗達摩, 自然界真正存在的究竟法只有心、心所、色(物質)、涅槃, 不過在心、心所、色(物質)、涅槃之外意識還可以想像自然界不存在的「概念」, 例如意識可以想像有隻機器貓叫做哆啦A夢, 哆啦A夢還能坐時光機回到過去改變過去發生的事, 不過自然界中不存在哆啦A夢和時光機, 哆啦A夢和時光機只存在意識的想像中。 心、心所、色(物質)、涅槃各有不同的自性, 不過「概念」不存在自然界中只存在意識的想像中, 「概念」沒有自性也不會剎那生滅。 修四念處的心和心所是取最接近當下的心、心所、色(物質)為所緣 然後清楚覺知最接近當下的心、心所、色(物質)之 自性、剎那生滅、無常、苦、無我, 修四念處的心和心所不取概念為所緣。 意識思考概念的過程 1. 人的眼睛看到很多不同顏色的光。 2. 意識定義這些顏色的光是「桌子」、 這些顏色的光是「椅子」、 這些顏色的光是「電腦」、 這些顏色的光是「我」。 3. 意識將概念更進一步抽象化定義出了「數字」「0」「1」「數學」「電腦程式」概念, 不過基本上人的眼睛只會看到各種顏色的光這個才是身心的直接體驗, 人的眼睛不會看到「桌子」「椅子」「電腦」「我」「0」「1」「數學」「電腦程式」, 這些東西只是意識想像出來的概念不是自然界真正存在的東西。 4. 如果沒有意識去想像去定義人的眼睛只會看到各種顏色的光, 人的眼睛不會看到「桌子」「椅子」「電腦」「我」「0」「1」「數學」「電腦程式」。 如果沒有意識去想像去定義 就不會有「桌子」「椅子」「電腦」「我」「0」「1」「數學」「電腦程式」概念, 「桌子」「椅子」「電腦」「我」「0」「1」「數學」「電腦程式」概念 實際上並不存在就只存在意識的想像思考中。 5. 同樣的道理, 人的耳朵只能聽到各種不同聲音不會聽到「中文」「英文」「日文」, 必須要有能理解「中文」「英文」「日文」的意識去定義 這些聲音是「中文」「英文」「日文」概念, 如果不懂「中文」的人聽到別人講「中文」只會認為那是沒意義的雜音。 所謂的「中文」「英文」「日文」概念實際上並不存在就只存在意識的想像思考中, 所有的「語言」和「文字」都是意識想像出來的概念, 如果沒有意識想像「語言」和「文字」就不會有「語言」和「文字」。 6. 佛教有兩種禪修方法奢摩他和四念處, 奢摩他是用意識專注想像固定不變的概念, 四念處則是用意識認知最接近當下的身心特性、變化、剎那生滅、無常、苦、無我。 例如出入息念就是一種奢摩他, 修出入息念時必須清楚知道氣息的「出」和「入」, 氣息的「出」和「入」是人為意識想像的概念, 氣息的「出」和「入」沒有自己的特性也不會剎那生滅。 修出入息念可以證初禪、二禪、三禪、四禪, 不過證得禪定之後必須放棄出入息念出定, 然後覺知最接近當下的身心特性、變化、剎那生滅、無常、苦、無我, 如此才能逐漸發展出世間智慧、消除所有煩惱、走向涅槃。 7. 一般人在走路的時候會先思考「這是我的腳」「我命令我的腳移動」, 不過修四念處的人必須覺知最接近當下的身心, 因此修四念處的人還沒思考「這是我的腳」「我命令我的腳移動」腳就已經移動了, 修四念處的人會發現這是沒修四念處時不會有的體驗, 因此修四念處的人自然知道「這不是我的身體」「這不是我的腳」, 這種「無我」的體驗比過去沒修四念處「幻想有我」的生活更好, 修四念處的人想要繼續修四念處更了解「無我」不想再回到過去「幻想有我」的生活。 要更了解什麼是概念可以參考上座部佛教《阿毗達摩概要精解》310頁 - 314頁。 http://www.nauyana.org.tw/download/A_Comprehensie_Manual_of_Abhidhamma.pdf 上座部佛教《阿毗達摩概要精解》310頁 - 314頁: 修四念處覺知怕鬼的瞋心 當一個人怕鬼時這種怕鬼的心是瞋心沒有智慧無法修四念處, 不過在怕鬼的瞋心剛壞滅時心會知道剛剛的心在怕鬼, 這個時候可以修四念處, 鬼是概念不是四念處的禪修所緣, 修四念處必須用智相應善心覺知過去剛壞滅之怕鬼的瞋心不是繼續想那個鬼, 智慧和怕鬼不會同時存在, 修四念處必須覺知怕鬼的瞋心特性、變化、剎那生滅、無常、苦、無我, 然後必須覺知 剛才「覺知怕鬼瞋心的智相應善心」特性、變化、剎那生滅、無常、苦、無我, 如果就能逐漸增加智慧解決怕鬼的問題。 修四念處覺知幻想美女的貪心 假設有一個男人幻想美女幻想美女的心是貪心沒有智慧無法修四念處, 不過在幻想美女的貪心剛壞滅時心會知道剛剛的心在幻想美女, 這個時候可以修四念處, 美女的長相身材是概念不是四念處的禪修所緣, 修四念處必須用智相應善心覺知過去剛壞滅之怕鬼的瞋心不是繼續想那個美女, 智慧和幻想美女的貪心不會同時存在, 修四念處必須覺知幻想美女的貪心特性、變化、剎那生滅、無常、苦、無我, 然後必須覺知 剛才「覺知幻想美女貪心的智相應善心」特性、變化、剎那生滅、無常、苦、無我, 如果就能逐漸增加智慧解決幻想美女的問題。 修四念處覺知哀悼女友的瞋心 假設有一個男人女友死了很傷心哀悼女友, 哀悼女友的心是瞋心沒有智慧無法修四念處, 不過在哀悼女友的瞋心剛壞滅時心會知道剛剛的心在哀悼女友很痛苦, 這個時候可以修四念處, 死掉的女友是概念不是四念處的禪修所緣, 修四念處必須用智相應善心覺知過去剛壞滅之哀悼女友的瞋心不是繼續想死掉的女友, 智慧和怕鬼哀悼女友的瞋心不會同時存在, 智慧和痛苦煩惱不會同時存在, 修四念處必須覺知哀悼女友的瞋心特性、變化、剎那生滅、無常、苦、無我, 然後必須覺知 剛才「覺知哀悼女友瞋心的智相應善心」特性、變化、剎那生滅、無常、苦、無我, 如果就能逐漸增加智慧解決哀悼女友傷心痛苦的問題。 修四念處的基本原則 修四念處必須用當下智相應的善心覺知最接近當下的身心 不思考「語言」「文字」「概念」, 最接近當下的身心有可能出現各種狀況其他狀況修四念處的方法同理類推。 根據佛教經典修四念處修到證第三個道阿那含道會斷除欲界貪跟瞋, 到時候就會完全不怕任何妖魔鬼怪, 不過會修四念處的人就算沒證第三個道阿那含道還是能逐漸減弱各種煩惱例如怕鬼。 真正佛教上座部佛教和假佛教大乘經典的不同 典型大乘信徒遇到妖魔鬼怪的反應是 求佛菩薩保佑或是去念一些不知道在念什麼鬼的假佛教大乘經典咒語, 這種想法只是在期待有無所不能的佛菩薩和大乘經典咒語可以解決他們所有問題。 我曾看過一個PTT鄉民發文說她被妖魔鬼怪纏上無法解決, 那個PTT鄉民迷信假佛教大乘經典迷信到精神狀況異常, 不過假佛教大乘經典、大乘假佛、大乘假菩薩沒辦法保佑她。 真正的佛教上座部佛教修行方法必須修四念處加強自己的智慧消除貪瞋癡 不是去求佛菩薩保佑也不是念一些不知道在念什麼鬼的假佛教大乘經典咒語, 智慧跟煩惱不會同時存在, 有智慧自然就沒有煩惱也不會有怕鬼的問題。 要更了解上座部佛教論藏阿毗達摩、四念處和假佛教大乘的第八識、中陰身可以參考: https://pabba.pixnet.net/blog/post/356755540 上座部佛教論藏阿毗達摩四念處和假佛教大乘第八識中陰身 -- 沒說小乘大乘 上座部佛教馬哈希尊者帝釋所問經講記77頁戳破偽經大乘妙法蓮華經 上座部佛教明昆《南傳菩薩道》真釋迦牟尼佛的菩薩成佛之道 大乘菩薩成佛之道 妙法蓮華經 華嚴經 心經 金剛經 楞伽經 梵網經菩薩戒 圓覺經 楞嚴經大乘假佛經 阿彌陀佛 藥師佛大乘假觀世音 文殊 普賢 維摩詰 龍樹 地藏王大乘假菩薩 https://pttsite.org.tw/soul/M.1584460614.A.E88 上座部佛教目犍連子帝須那先偽經大乘十方諸佛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site.org.tw), 來自: 1.162.60.160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pttsite.org.tw/movie/M.1742483763.A.436
jxigjll : ? 03/25 10:32
大乘佛教 上座部佛教(被佛教大乘抹黑小乘)才是真正釋迦牟尼佛說的佛教 你的表達能力有問題?
jxigjll : 03/26 10:46
上座部佛教馬哈希尊者拆穿佛教大乘經典的騙局 http://mbscnn.org/NewsList.aspx?CLASS=221 上座部佛教馬哈希尊者《帝釋所問經講記》77頁78頁拆穿佛法大乘妙法蓮華經騙局大乘佛教的基本教誨,是所有眾生只有在成就佛果才能完全免於輪迴之苦。作為一個阿羅 漢或獨覺佛並不表示完全解脫。在成為佛陀之後,大乘佛教徒不會獨自進入涅槃,他只與 其他眾生一同享受涅槃的寂靜,也就是說只有在所有眾生也成佛之時。 這是對自我主義的間接否認,但這種觀點頗為站不住腳,因為,假如佛陀們推遲他們的般 涅槃,以等待所有眾生都成佛,他們要如何、在哪裡生活這麼久?昆蟲和其他低等生命何 其多,難道佛陀們要等待而受老、病、死之苦,直到最低的生命也解脫?這觀點不太合理 ,然而它還是因為適合一些人的性情而被接受。 上座部佛教的教義不同上座部佛教是基於巴利三藏中佛陀教誨的正法。根據這觀點 ,達到聖道最後階段的行者,有些人嚮往作為佛陀的聲聞弟子,在阿羅漢般涅槃時,導致 再生的名法與色法的運作程序止息了,所以他們的輪迴之苦到了終點。他們不必等任何人 ,也不可能這樣做。這也是獨覺佛和正等正覺者的命運。這觀點是頗為合理的大乘佛教徒以極樂世界等同於涅槃。他們描述那是天堂,並說:在那裡的所有眾生成佛之 後,將在此世界裏永遠地免除老、病、死,而享有永恆的快樂。極樂世界與那些相信生命 永恆而讚頌的天堂沒有很重大的不同。這信仰很可能是基於那些想宣揚常見的佛教徒的著 作。 ━━━━━━━━━━━━━━━━━━━━━━━━━━━━━━━━━━━━━━━ 釋迦牟尼佛說過「佛、獨覺佛(辟支佛)、聲聞阿羅漢弟子解脫沒有差別、永無來生」獨覺佛(辟支佛)和聲聞阿羅漢弟子不需要再繼續成佛也不會繼續輪迴在未來成佛佛教大乘《妙法蓮華經》的作者不懂佛法 才會瞎掰獨覺佛(辟支佛)和聲聞阿羅漢弟子還得繼續輪迴在來生成佛帝釋所問經講記78頁開示說明佛教大乘西方極樂世界外道邪見(常見)假裝佛教。 http://www.nanchuanfofa.com/jujiejingjiangji/ https://drive.google.com/file/d/1vAiUFfYx1mRmEY5LLCie_9a5S8U-3zxi/view 上座部佛教馬哈希尊者《具戒經講記》開示拆穿佛法大乘《妙法蓮華經》經的騙局: 在久遠的過去,目犍連子帝須尊者宣講《論事》,反駁各種各樣的邪見, 諸如我論,它是深深植根於「我」的邪見。 然而,在那些遠古時代,尚沒有阻止修習八正道或修習禪定或內觀的邪見出現。 今天,一些偽法發展到阻礙或阻擋依照八正道來禪修的程度。 如果如此異端邪說不能被阻止或掐斷在萌芽狀態, 那麼佛陀教導的三部分:教、行、證也許很快就會漸隱消失了。 佛陀、獨覺佛和阿羅漢都以相同的方式獲得般涅槃。 然而,大乘學派的那些人說一個人修成獨覺佛或阿羅漢這是不夠的。 每個人必須希望發願成佛;如一眾生未成佛,終不於此取泥洹。 根據這種信仰,所有的眾生應該在生命最後一刻一塊兒去涅槃。 在我看來,這是一件不可能極為困難的事。 我們怎麼能等待別人和我們一塊兒去涅槃呢?這樣的信仰是很難以立足的。 根據學術權威表明,在第三次佛典結集(佛歷230年)時大乘學派還沒有流行。 般涅槃意味著五蘊的止息,因此,通過道智果智的力量,所有業力和煩惱都滅盡。 所有佛陀、獨覺佛和阿羅漢在死亡時都獲得這種止息。 為什麼需要等待其他人一起抵達終點? 當阿羅漢獲得般涅槃後,他已經完成所有該做的,沒有留下任何未了之事。 ━━━━━━━━━━━━━━━━━━━━━━━━━━━━━━━━━━━━━━━ 釋迦牟尼佛說過「佛、獨覺佛(辟支佛)、聲聞阿羅漢弟子解脫沒有差別、永無來生」獨覺佛(辟支佛)和聲聞阿羅漢弟子不需要再繼續成佛也不會繼續輪迴在未來成佛佛教大乘《妙法蓮華經》的作者不懂佛法 才會瞎掰獨覺佛(辟支佛)和聲聞阿羅漢弟子還得繼續輪迴在來生成佛
jxigjll : 03/27 00:42
上座部佛教達摩悟陀長老(Dhammavuddho Thero)拆穿佛教大乘經典的騙局 https://youtu.be/9Yd4R8ugomA
jxigjll : ? 03/25 10:32
jxigjll : 03/26 10:46
jxigjll : 03/27 0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