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XZXie: 看巨巨做大重量划船很像借力 但人家就是巨 04/16 14:37
推 xkj22355: 前傾的話跟俯身划船是不是很像? 04/16 15:00
→ heavenbeyond: 我說的不是「身體往前傾,然後借力拉回成直立位」這 04/16 15:02
→ heavenbeyond: 種拉法,這我常常看到巨巨在做。 04/16 15:02
→ heavenbeyond: 我說的是「身體從頭到尾都是維持前傾的角度」去划船 04/16 15:03
→ heavenbeyond: 。 04/16 15:03
→ heavenbeyond: 對耶,想一想好像跟2樓說的有點類似。 04/16 15:04
推 simonrocker: 就行程拉長 還有一種是往後拉時有些人會刻意含胸 有 04/16 15:18
→ simonrocker: 點駝背的樣子 04/16 15:18
推 ceca: 這差異,之前網紅他們練背影片好像討論很多 04/16 15:58
→ ceca: 我說的是IFBB的那些網紅 04/16 15:58
→ ceca: 反正就一點目的的不同和特化 04/16 15:59
推 moy5566: 你那個叫含胸 04/16 16:25
→ shane24156: 等到練成大肌肌才要考慮的事 04/16 16:36
→ Dwccc: 拉到底微微旋轉身體本來就是必要的,但前傾應該沒必要 04/16 16:53
推 IceFly: 應該不是行程拉長,而是「預先拉長」。關於預先拉長陳醫 04/16 18:24
→ IceFly: 師有做過影片可以看一下 04/16 18:24
推 anaujv: 好像在那看到有上斜划船的器材了! 04/16 20:13
→ haveoneday: 做不好下背很痛扣 04/16 20:35
推 leastsquares: 離心沒撐住下背很容易拉傷 04/16 21:19
推 ro123eo: 那種全程拉長式的我在萵苣這麼久只看過一個健美巨巨這樣 04/16 21:59
→ ro123eo: 做 我自己有試過但實在很不習慣 不太好找到發力感 04/16 21:59
→ popo00ok: lTmPWxtf 04/17 01:17
→ heavenbeyond: 對喔,好像是「預先拉長」的概念。我現在空手模擬了 04/17 08:49
→ heavenbeyond: 一下,身體前傾的時候更容易感受到背闊的發力。 04/17 08:49
→ GoalBased: 怎麼會是預先拉長?你兩個動作起始的位置都是一樣的, 04/17 12:31
→ GoalBased: 只是結束的位置不同,預先拉長在什麼地方 04/17 12:31
→ GoalBased: 感受好某部分可能是上面說到的含胸,含胸等於抑制了你 04/17 12:33
→ GoalBased: 的肩胛骨水平收縮,等於你上背參與少了 04/17 12:33
→ GoalBased: 重量吃在背闊(應該還有大小圓)所以感受好,另外是不 04/17 12:37
→ GoalBased: 管你含不含胸,這個角度的力線相比中立位,力線分切到 04/17 12:37
→ GoalBased: 上背的重量少了,那上背參與少,自然背闊多 04/17 12:37
→ GoalBased: 上面沒看清楚,更正一下,你前傾相比中立位,背闊運動 04/17 12:44
→ GoalBased: 行程更大 04/17 12:44
推 IceFly: 我會說是「預先拉長」,是因為前傾、體前彎這類動作,對 04/17 15:34
→ IceFly: 於後側鏈、淺背線的肌群進行預先拉長,我用這個邏輯進行 04/17 15:34
→ IceFly: 相關訓練是很有感。 04/17 15:34
→ IceFly: 我的提出只是對原po的文字敘述進行主觀判斷敘述,有不一 04/17 15:34
→ IceFly: 樣的認同或認知歡迎指教 04/17 15:34
→ GoalBased: 你講得沒錯,是我有些點看錯了,但你這樣其實是行程 04/17 16:40
→ GoalBased: 大,或者說全程,跟預先拉長其實不完全相關 04/17 16:41
推 GoalBased: 再補充一下給樓上,說預先拉長通常講到的是主動不足 04/17 16:48
→ GoalBased: 和被動不足,但水平拉一般不這樣搞,最常見是二頭 04/17 16:51
推 showen1976: 長行程+1 04/17 16:58
推 IceFly: 預先拉長在股二頭 豎脊 小腿 股四頭都看得到。 04/17 17:01
→ IceFly: 是想說,這種名詞分類要分對錯也沒意義,普通人的基因也 04/17 17:03
→ IceFly: 不會因為這種微調整之後成果劇變。個人是很愛全行程,若 04/17 17:03
→ IceFly: 能預先拉長更好 04/17 17:03
推 bustinjieber: 呃,你如果做滑輪下拉的時候把上半身後傾,不就是 04/17 20:59
→ bustinjieber: 一樣的軌跡了? 04/17 20:59
→ bustinjieber: 還沒有下背壓力過大的風險 04/17 20:59
→ bustinjieber: 水平本來就要讓斜方參與收縮, 04/17 21:01
→ bustinjieber: 最後drop set補一下背闊那就算了, 04/17 21:01
→ bustinjieber: 全程前傾 如果上重量 是想提早收工? 04/17 21:01
噓 chenyei: 像 04/17 21:36
→ heavenbeyond: 可是滑輪下拉身體後傾的話,如果重量比較大,那離心 04/18 09:42
→ heavenbeyond: 的時候如果要維持身體穩定,核心實在太吃力了;如果 04/18 09:42
→ heavenbeyond: 不要求身體穩定,讓身體前後晃,那向心的時候又很容 04/18 09:42
→ heavenbeyond: 易因為把身體往後傾,變成偷吃步在用身體的力量去帶 04/18 09:42
→ heavenbeyond: 動。我覺得這對我而言有些困難。 04/18 09:42
推 bustinjieber: 水平拉身體往前才更需要核心穩定, 04/18 10:48
→ bustinjieber: 那動作沒撐住是會有受傷風險的, 04/18 10:48
→ bustinjieber: 垂直下拉再怎麼代償也相對安全, 04/18 10:48
→ bustinjieber: 而且你說下拉大重量會代償不好穩定, 04/18 10:48
→ bustinjieber: 但水平前傾能拉的重量只會更輕。 04/18 10:48
→ bustinjieber: 所以你要做一個受傷風險高 重量加不高 04/18 10:50
→ bustinjieber: 的動作來取代更高效的動作? 04/18 10:50
→ bustinjieber: 甚至隨便找一台下拉的機械式 04/18 10:51
→ bustinjieber: 都可以達到差不多的軌跡。 04/18 10:51
推 steven183: 那你也可以在滑輪下拉做比較輕的重量0.0 04/18 13:05
→ steven183: 其實我覺得機械式的受傷風險應該比自由重量低蠻多的 04/18 13:05
推 wccw010034: 奧運划船都會先前傾再往後划,可以參考他們的動作 04/19 01:38
推 haveoneday: 把競技類的動作模式拿來套在健身感覺應該不太適合, 04/19 12:26
→ haveoneday: 可能可以參考,但是還是謹慎評估受傷風險 04/19 12:26
→ iamoldtwo: too heavy 04/19 2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