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tofuflower (無)
標題[閒聊]失業不應該是房貸繳不起的風險
時間2025-07-12 00:45:41
偶爾常在推文看到 "背房貸要是中年失業 balabala",講的中年失業很可怕。
小弟有幸,被資遣過兩次,兩次失業當下我們家都只有我在工作。
第一次在 30 出頭,家裏兩大一小;第二次 40 出頭,家裡兩大兩小。
我想以我被資遣的次數,分享怎麼應付失業風險還是很有說服力的。
首先,失業你會拿到一筆資遣費和非自願離職證明。
非自願離職證明可以申請失業輔助 (最高約 36k 每個月,可以領六次),
你可以先盤算一下手上的現金加上這些錢可以維持多久生活。
像我固定會讓自己手上到現金加上資遣費和失業輔助最少可以支撐半年生活。
ps. 沒人逼你去不給資遣費和非自願離職證明的公司上班,本文不討論這種公司。
然後非自願離職證明在半年內可以拿去跟銀行協商,通常可以難道一段時間的寬限期。
所以你會有一段時間只用還利息,這通常小於同等級住處的房租。
因此失業當下,其實買房族的現金流壓力是比租屋族低的。
第三,如果你是買在工作地(有入籍),非自願離職賣屋有優惠稅率。。
以我第二次失業時如果賣房,原本要繳三百多萬的稅,立刻變一百多萬。
可惜後來找到不錯的工作,這個優惠條件始終沒機會使用。
第四,如果你剛好有買預售屋,非自願離職證明是可以跟建商協商取消合約的
(不用繳違約金),可惜後來找到不錯的工作,沒辦法用到這個,
只好繼續撐到今年交屋,嗚嗚,五成頭款真的好痛
上面都是你失業以後找不到工作可以做的事,但為什麼你會讓自己失業以後找不到工作?
我相信即便你沒買房,失業還是會影響你的生活,那你該做的應該是
"讓失業的風險最小化",而不是 "因為怕失業所以不買xxx"
以我自己而言,不管有沒有要換工作,每一兩年我都會去找其他工作機會面試
一來了解現在求職市場的需求技能需求,然後從面試的反饋調整自己專業技能的方向
二來是了解自己在求職市場的最低身價
(所謂最低身價就是你不挑工作要馬上入職的話,可以拿到的薪資水準,
以我自己而言我如果不挑工作的話,隨時有幾間公司能讓我入職,年薪約 150 上下)
這樣你在失業當下會有足夠的資訊安排接下來的行為方針
所以失業當下需要思考的策略就很簡單了,
先定義我最多能花多少時間找工作,
(取決於最開始說的,現金+資遣費+失業輔助能夠撐多久)
然後思考如果最後只能找到年薪 150 萬的工作,我能負擔的房貸是多少?
這會攸關我賣掉現在這間房以後可以買那裡
然後再訂一個時間,如果超過某個時間還沒找到理想的工作就開始賣房。
當然最後找到年薪遠高於 150,結果只好繼續持有現在自住房又是另一回事了
(感謝前一兩年面試的累積,剛好在某次面試給一名主管留下不錯的印象 XD)
總之,中年失業的確是個風險,
但要用這個風險去推論背房貸風險很大我覺得是不夠有說服力的。
尤其是會用股票質押投資的人而言,
你都不怕失業的時候股票下跌準備金不夠被抬出場
那房貸這種幾乎不會被斷頭的借貸有什麼好擔心的?
以上,分享給那些擔心中年失業背房貸很可怕的人,希望能對你有所幫助。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site.org.tw), 來自: 36.238.154.235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pttsite.org.tw/home-sale/M.1752252343.A.EF1
噓 cloud3455: 那你可以馬上去打同事,就能用到了 07/12 01:30
噓 sai0613: 感謝分享~這種文章很實用! 07/12 02:21
→ sai0613: 抱歉!抱歉!按錯!等下推回來 07/12 02:22
推 sai0613: 很實在的經驗分享 07/12 0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