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MDsucks: 通常是開旅館NPC、回復系醫生、生產系藥師 07/10 15:18
→ AMDsucks: 慢慢來比較快 07/10 15:19
推 jinso7410: 優文 07/10 15:38
→ qoqocat: 淨資產4000算中產,太狠了 07/10 15:49
→ qoqocat: 說實話麻,我覺得這兩個都算中產之上 07/10 15:52
→ jinso7410: 我覺得差不多 夫妻雙北各繼承一間 07/10 15:52
→ jinso7410: 加上PR50的薪資就達標 07/10 15:52
→ jinso7410: 台灣自有率8成 夫妻各繼承一間大概不會離PR50太遠 07/10 15:53
→ jinso7410: 如果夫妻這波疫情有加碼的話 07/10 15:54
→ jinso7410: 我看會達到6000 07/10 15:54
→ qoqocat: 誒沒關係,反正網路上你愛怎麼講都可以呵 07/10 15:54
→ zzahoward: 你忘記系統廠增貸質押美債流了 07/10 15:56
推 kcy05785: 有人不識字喔,都講淨資產了還質押 07/10 15:57
→ zzahoward: 系統廠增貸美債質押兩層+爸媽老家增貸白手起家 Ez 07/10 15:58
→ zzahoward: 不過GG能不能長期維持300也沒人知道 畢竟他們不是底薪 07/10 16:05
→ zzahoward: 所以個人擴表的時候怎麼去derisk其實也是關鍵 07/10 16:06
→ zzahoward: 一般人來說 像之前那個新鮮人45k一堆規劃 不如想辦法讓 07/10 16:07
→ zzahoward: 薪水變成100k以上的流程比較實際 不然槓桿硬上那是過 07/10 16:08
→ zzahoward: 去不一定能複製到未來 07/10 16:08
→ zzahoward: 沒要瞬間變100k吧 35歲變成100k讓槓桿能力上升是比較穩 07/10 16:17
→ zzahoward: 健的歷程 07/10 16:17
→ zzahoward: 很多人教一些風險比較大的槓桿方式當捷徑我反而覺得更 07/10 16:18
→ zzahoward: 不現實 07/10 16:18
→ zzahoward: 因為以現在的社會環境 45k是一個很難操作的數字 很多人 07/10 16:23
→ zzahoward: 在那邊酸消費方式 但問題是不能拿以前的社會跟現在比阿 07/10 16:24
→ zzahoward: 我自己就是從33k開始的變成250k 當然要有些規劃和方法 07/10 16:26
→ zzahoward: 住家裡也是要貼一點給爸媽啦 正常來說 當然天才股神年 07/10 16:28
→ zzahoward: 年指數成長沒問題 但平庸之輩如我最後就是大盤存錢法 07/10 16:29
推 AMDsucks: 有沒有一個搬去新手村的選項, 但是發展也受限這樣 07/10 16:34
推 alexstag: 資本主義發展這麼久,所謂的新手伺服器只要一開, 07/10 16:36
→ alexstag: 馬上就被大佬課金客滿,菜雞跟不上的 07/10 16:36
推 AMDsucks: 十里坡劍神 07/10 16:36
→ AMDsucks: 小魚村喝喝酒釣釣魚, 過著沒有健保的生活 07/10 16:37
推 alexstag: 你說的這種日子去花東就好啦,還有健保勒 07/10 16:39
推 KrisNYC: 出國念書要準備的不是錢而已 從GMAT GRE TOEFL 07/10 16:42
→ KrisNYC: 到幫妳寫推薦信的老師 你的大學GPA某些系所要的經歷 07/10 16:43
→ KrisNYC: 現在因為網路發達 幾乎一定有口試環節 按部就班需要的 07/10 16:44
→ KrisNYC: 執行力和累積的實力與經歷 才是那張海龜文憑的價值 07/10 16:44
→ KrisNYC: 不是真的國外學歷課程多厲害 但也不是什麼你家有錢就能去 07/10 16:44
→ zzahoward: 不 我只說100k阿 事實上中間的逐年增長都是空間 07/10 16:45
→ KrisNYC: 喔 捐一棟樓那種 就論外 但太少了 沒有討論價值 07/10 16:45
→ zzahoward: 現在出國念書環境也不比10年前了 多的是留不下來的 07/10 16:46
→ zzahoward: 美國純軟就業市場也萎縮不少 沒像以前這麼爽了 07/10 16:47
推 KrisNYC: 這個股板waitrop寫了一篇 刷題刷滿現在不一定有用 可憐 07/10 16:48
→ zzahoward: 我的概念在低基期的時候專注在收入成長規劃遠比在那邊 07/10 16:50
→ zzahoward: 用高風險槓桿去賭更好一些 在成長的過程中也可以理解自 07/10 16:52
→ zzahoward: 己是怎樣的人 適合怎樣的道路 而不是整天只想複製別人 07/10 16:52
→ zzahoward: 但很多時候反而多數人都鼓勵單純投機 或許有勝率是沒 07/10 16:54
→ zzahoward: 錯 但沒長出相對應的知識和經驗也很難持續走下去 07/10 16:55
→ zzahoward: 我覺得VOO也不錯啦 只是牽涉到一點匯率 07/10 17:06
→ zzahoward: 不過時間也是resource 投入的比重問題 07/10 17:08
→ zzahoward: 社畜就是最大學問就是resource allocation 07/10 17:09
→ zzahoward: 不過我本身就是平庸的投資者 所以重視的點會在分配面 07/10 17:11
→ zzahoward: 如前面所說 高手做得到指數成長的課題是另外一個面向 07/10 17:11
推 fisher6879: all in2330拼銀級!這算地下城外殺哥布林練級嗎XD,mi 07/10 17:27
→ fisher6879: na大真佛,越寫越親民 07/10 17:27
→ WTS2accuracy: 房版就人人年收300啊 45K在他們眼裡是黑奴不算人 07/10 17:30
推 KrisNYC: 都不用去GG 711輪班就超過45k了 總不能努力做效益低的事 07/10 17:31
→ KrisNYC: 出來喊自己很努力要人家施捨還不能不施捨 07/10 17:31
→ KrisNYC: 台灣現在薪資確實是某些大家長期看不起的職業超車庶務職 07/10 17:32
→ KrisNYC: 討論板只能盡量把效益好的方法和方向整理出來 07/10 17:33
→ KrisNYC: 不是什麼多啦A夢許願池 獲如果電話亭呢 07/10 17:33
推 alexstag: AI出來一般庶務其實會最快被取代…勞力活都還沒這 07/10 17:37
→ alexstag: 麼快,再搭配最低薪資地板上調,根本雙重爆擊 07/10 17:37
推 GX90160SS: 哥殺的白金級 對照現實應該要千億鎂 07/10 17:41
→ toto123: 現在是大家寧願去做辦公室周休二日 也不做辛苦工作 07/10 17:42
→ toto123: 因為你買房也買不起 輕鬆就好了 07/10 17:43
→ toto123: 外面的工作薪資就不高 不然去什麼GG 你當理工科傻嗎 07/10 17:43
→ toto123: 去gg輪班做一年抵外面兩年 好壞都是比較的 07/10 17:44
推 frowning1226: 看到歐印2330只能推了~戰友好 07/10 17:57
→ alanjiang: 投胎最重要 07/10 18:01
推 jerrylin: 薪資跳升通常要看產業界有沒有剛好起飛 07/10 18:45
推 pauljet: 不是啊 你幹嘛買台北市?新北不行嗎? 07/10 18:45
→ jerrylin: 不然跟著一般物價上漲增加的薪資很難翻倍 07/10 18:45
→ jerrylin: 雖然藥師這十幾年薪水差不多翻倍 07/10 18:45
→ jerrylin: 但是跟工作內容沒啥關係 單純是連鎖藥局變多了 07/10 18:46
推 linweida: Mina大的文一定要推一下! 07/10 18:46
→ jerrylin: 電子業其實也是剛好碰到AI起飛 07/10 18:46
→ jerrylin: 至於AI這波能飛多久 看天吧 07/10 18:46
推 ChennBZ: 推好文 07/10 19:00
推 pornstar: 之前有算過,理工畢業進台積不靠爸,正常表現40歲前淨 07/10 19:08
→ pornstar: 資產會在1.5~2億,45歲前能破3億進入金級。 07/10 19:08
→ pornstar: 如果是紅人很快升34~35以上那40歲前碰到5億蠻有可能 07/10 19:08
→ mema: 前者100*n,後者26-300,30-500+,根本被碾壓 07/10 19:25
→ mema: ptt算法是這樣的。 07/10 19:25
推 RaiGend0519: 擁有銀級潛力的年輕冒險者 07/10 19:55
→ RaiGend0519: 冒險到40歲後膝蓋中惹一箭只能退出地下城 07/10 19:56
→ RaiGend0519: 帶著銅級以上不到銀級的金幣在鄉村開始慢活第二人生 07/10 20:00
→ RaiGend0519: 異世界轉生那個味就出來惹 07/10 20:00
推 zaqimon: 怎麼沒提到父母是廢物垃圾拖油瓶絆腳石的那種人生 07/10 20:12
→ zaqimon: 那種父母只要還沒死都是持續扣分的狀態 07/10 20:14
推 zaqimon: 台積電不靠爸40歲前淨資產1.5億 是有開槓桿吧 07/10 20:16
→ zaqimon: 還是台積電員工平均每年資產都能增加1000萬 07/10 20:16
推 alexstag: 我看有人在喇叭,台積電40歲2億 07/10 20:17
→ zaqimon: 對啊 怎麼算的 台積電員工不吃不喝每年都能存一千萬 07/10 20:17
→ alexstag: all in再all in 新竹房地產是有機會, 但是那個跟台 07/10 20:17
→ alexstag: 積電無關 07/10 20:17
→ alexstag: 你做其他工作也可以買 07/10 20:18
推 zaqimon: 不過就算真的從無到有存了好幾億 然後呢? 07/10 20:19
推 kusomanfcu: 簡單講當地中位數資產中位數收入中位數工作年資中位數 07/10 20:53
→ kusomanfcu: 繼承 絕對在中產階級範圍內 07/10 20:53
→ kusomanfcu: 這就很容易推估事實上狀況了 07/10 20:54
→ kusomanfcu: 儲蓄能力也是中位數喔 07/10 20:54
推 ChikanDesu: 40歲1.5億應該是算有閒錢都歐印台積電的回測吧XD 07/10 20:58
→ ChikanDesu: 不然之前台積電有那麼賺錢嗎 薪水有那麼高嗎 07/10 20:58
→ hermitwang: 叫他去科技版問看看台積人囉 07/10 21:03
推 AirLee: 北市平均鑑價2600萬 不吃不喝200萬年薪花13年買。 07/10 21:23
→ JKjohnwick: 某p又來鬼扯了 07/10 21:28
推 yeayeayeah: 請問這三種入門方法 詳細各要怎麼操作比較好 以及要注 07/10 22:00
→ yeayeayeah: 意什麼呢 07/10 22:00
推 C24128390: 其實一般來說 在2的過程會慢慢知道自己有沒有3的料 07/10 22:04
→ C24128390: 其實1-2-3搞不好不是選擇 對某些人來說是步驟XD 07/10 22:05
推 JUL: mina文必推 07/10 23: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