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只談盡頭,那不可能是盡頭, 積極的觀點,參考傑文斯悖論, 資源使用更有效率更便宜後, 有可能用的更多,導致需求上升, AI讓工程師的職能回到解決問題上, 那麼勢必會面臨轉型跟淘汰,還有新的機會。 消極的觀點,看看過往台灣環境都慢半拍, 現在連好用的AI服務都因為各種原因不想買, 與其焦慮AI取代你, 還不如擔心同行拿一堆話術騙資方卷你。 現在大廠減少新人進來,叫老人滾蛋, 一個打工仔要做更多事,負責更多AI員工的責任, 先不談以上操作還沒被驗證的後果,還有取代不取代的事, 這種屎缺真的還有那麼多人想繼續做嗎,我很好奇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site.org.tw), 來自: 123.192.224.29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pttsite.org.tw/Soft_Job/M.1751331309.A.78D
dream1124: 繼續啊,因為偉哉鬼島還有更多更屎的缺 :) 07/01 12:06
lianpig5566: 大不了不做這行 07/01 13:54
Brioni: 農業人口從獸力進入機器時代就快速減少,同時伴隨生產力飛 07/01 16:19
Brioni: 躍提升 07/01 16:19
Brioni: 碼農會不會也是同樣發展?讓我們看下去 07/01 16:20
mysister: 一定又是這包養 07/01 16:20